文字サイズ

やさしいブラウザ・クラウド版はこちらからご利用下さい

阿波舞

二拍子的樂園 發源地・德島的阿波舞

馳名全球的阿波舞擁有400年歷史。關於其起源有諸多說法。

據傳,其開始盛行於德島藩祖・蜂須賀家政於1586年進入德島並透過藍染、製鹽等產業累積財富的時期。之後,由於藍商的活躍,阿波舞一年更比一年華麗。

由此,阿波舞在平民社會中落地生根,作為民眾的自由娛樂節目大放異彩,特別是戰後作為復興的象徵而發展迅速。

經過這樣的歷史變遷,阿波舞如今已經成為代表日本的傳統表演藝術,聞名世界。

並且,現在的阿波舞以每年8月9日舉辦的「鳴門市阿波舞」為開端,在德島縣內各地舉辦,其中最熱鬧的要數每年8月12日到8月15日為期4天的德島市阿波舞活動。

阿波舞

阿波舞的起源

介紹阿波舞起源的三種說法。

築城起源說

這種說法認為1587年蜂須賀家建成德島城時,城下百姓不拘禮節自由歡跳以示慶祝是阿波舞的起源。

風流舞起源說

一般認為阿波舞的特色即為組舞,其受到被稱為能樂源流的「風流」之巨大影響,據1663年的「三好記」中所記載,1578年十河存保在勝瑞城舉辦了風流舞。這種說法基於這一記錄,認為這就是阿波舞的原型。

盂蘭盆會舞起源說

阿波舞是每年農曆7月舉辦的盂蘭盆會舞,雖說有「俄」和「組舞」這些特殊舞蹈的元素,此說法認為其根源還是來自盂蘭盆會舞。

阿波舞用語

介紹阿波舞相關的基本用語,以便遊客能更愉快地享受阿波舞的樂趣。

其中有些用語並不常見,希望能加深大家的了解。

跳阿波舞的團體、群組稱為連。

連的種類繁多,有歷史悠久的有名連和企業連、學生連等,總數超過1,000支。

Zomeki

阿波舞特有的輕鬆歡快的二拍節奏。因原意為「喧鬧」,指縱情放飛自我歡快激昂地舞蹈。

Yoshikono

阿波舞上詠唱的歌謠。其起源和傳承尚無定說,但聽說是流行於江戶時代後期的民謠,並由藍商從京都、大阪帶至阿波。

正調

「正確傳承至今(詠唱方式等的)的曲調」。

原指音階的正確性,在阿波舞界多用於泛指正統派、正宗派等。

沿街演奏

指從清晨到中午,只彈奏三味線(三弦琴)等樂器遊走在街道上。只用音色而不用舞蹈來展示「技藝」。

Yattosa

在舞蹈開始或中途的吆喝聲之一,吆喝「Yattosa」,觀眾便會回應「Ah Yatto Yatto」。意為「好久不見,你們好嗎?」。

樂器

用於為阿波舞伴奏的各種樂器。除了三味線(三弦琴)之外,還會使用大太鼓、締太鼓、鉦、笛、鼓等。

高掛燈籠者

在長竹竿頭掛兩個寫有連名的燈籠,走在連最前方之人。也兼調整行進速度的任務,由於會被風迎面吹襲,舉燈者必須擁有強健的體魄。

阿波舞高掛燈籠者

驅鳥草帽

女舞者的草帽形狀曾經多種多樣,但如今驅鳥草帽已經成為主流。驅鳥草帽顧名思義指的是將臉包覆得密不透風,用於驅趕田地中害鳥的草帽,女性如果深戴草帽,微微遮擋臉,會凸顯頸部,顯得優雅妖豔。

阿波舞驅鳥草帽